翠菊的病害及防治方法
翠菊的病害:黄化病
症状
黄化病是由类菌质体(MLO)侵染致病。类菌质体主要是在各种多年生寄主上存活,主要通过叶蝉、菟丝子等传播。
黄化病是翠菊最严重的病害,患病后,叶片呈淡黄色,会长出很多帚状的枝条,花色也会逐渐减退,变成淡黄绿色。
整棵植株变得矮小,萎缩,生长态势变弱。
防治方法最好将植物种植在网室中,防治病菌的侵染。
可以喷洒50%马拉松1000倍液或二嗪农等杀虫剂防治叶蝉,从而达到阻断传播的效果。
翠菊如果染上黄化病,可以喷洒医用四环素或土霉素4000倍液进行防治。
翠菊的病害:灰霉病
症状
当翠菊的生长处在20℃的高湿度环境中时,易发生此病,是翠菊常见的一种病害。
灰霉病会危害翠菊的花、叶,患病初期出现水渍状的黄绿色或深绿色斑点,而后斑点逐渐扩大,后期花、叶掉落,植株枯死。
当环境中湿度较大时,叶片上会出现灰色的粉末状孢子层。
防治方法注意把翠菊放置在通风的地方,控制环境湿度,避免积水过量。
一旦患病,及时去除病株、病叶,喷50%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%扑海因1500倍液。
翠菊的病害:枯萎病
症状
病菌为尖孢镰刀菌翠菊专化型,能多年存活在病株上,并且会依靠种子和土壤传播。
患病时,全株都会枯萎,植株矮化,叶子变黑,根茎会发生腐烂,基部会有粉红色或玫瑰色的分生孢子堆。
防治方法播种时,用0.1%升汞液浸泡30分钟,杀灭所带的病原菌。
每年轮换育苗和定植的地段或花盆,由于病株残体上的病菌随土壤传播,操作时,避免将带菌土壤混入新土。
发病初期用药剂灌根或者喷雾,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,每株灌药0.25公斤,5—7天灌一次,连续2—3次。
也可用40%多菌灵胶悬剂400倍液,或5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,或10%双效灵水剂200~300倍液,或25.9%抗枯宁500液。
也可用农抗"120"100ppm灌根也有一定防治效果。用高锰酸钾800~1500倍液灌根也可。
翠菊的病害:锈病
症状
翠菊附近有转主寄主松属植物时,易导致该病发生和流行。
叶面出现褪绿斑,背面可以看到圆形的淡黄色粉末状孢子堆。
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,喷洒15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者12.5%速保利3000倍液。
翠菊的病害:褐斑病
症状
北方7、8月时发病严重。
患病后,初期叶片出现近圆形大小不一的紫褐色病斑,后变成黑色或黑褐色。
后期病斑中心转浅灰色,出现细小黑点。叶上病斑较多时,全叶变黄干枯。
防治方法发现病叶及时去除、销毁。
喷施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或80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—700倍液,或1%波尔多液,或75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,每隔7—10天喷施1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