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图鱼常见病有哪些?
1、眼睛白浊
原因:这是眼膜受伤,遭受结核菌、弧菌侵入,或HP震荡、不当用药、水质不良(NO2-)、氮气进入鱼体所引起。
症状:初期眼膜出现白雾现象,多是单眼,中期眼球浑浊,末期时眼睛肿,并且长出白色棉絮锥形物。这时候期如果不能妥善处理,会有死亡之虑。
治疗方法:
(1)初期:初期发现鱼只眼膜有白雾现象,应立刻换水三分之一,并加入适当粗盐,浓度为千分之五;即200公升水放入一斤粗盐,并且加温至30℃~32℃。观察二天是否改善,如无恶化,则须加强换水,每三日换水四分之一,并加入适量盐,即可痊愈。
(2)中期:则需要投药进行药浴治疗。以水溶性之金霉素、青霉素、或鱼类专用药。如使用鱼类专用药可依照说明使用; 金霉素、青霉素在每公升水放入一~二万单位。进行药浴时须提高温度2℃~3℃,且加以观察,配合药性时效重新加药,并且换水四分之一。
注意:眼球混浊严重,复原时间较慢,约三至五个月才会治愈。如果肿胀现象消除,可减少使用药量或停用。复原后黑眼珠会较原先小,但无大碍。
2、白点病
原因:这种病是由原生动物所引起,病原体名为白点虫,它会深入皮肤的细胞,进行无性繁殖,形成白色的小点状胞囊。患有此病的地图鱼全身满布白点,每个白点胞囊内含有许多幼小白点虫,白点虫吸取鱼体组织的营养而长大并增加数目,后来破囊而出,游到水中,再返回鱼体上侵袭皮肤,形成更多的小白点。
症状:
在患病初期,病鱼会用身体磨擦硬物,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。病鱼体表、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。病鱼消瘦,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,很少活动。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,粘液增多,体色暗淡无光。
白点病的发生环境?
有明显的季节性,水温15—20℃最适于白点虫繁殖。
治疗方法:
(1)可利用白点虫不耐高温的方法,提高水温到30度。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,加速其生长速度,使他们自鱼体表面脱落后,换水即可。
(2)用硝酸亚汞、孔雀石绿治疗(注:一些书籍上常提到这两种药物,但这两种药物却是剧毒产品,会对人体产生巨大伤害,极易至癌。故不推荐使用,在此提到也是提醒大家在其他病害的治疗上也应避免使用!)
(3)红药水治疗。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不要加多,水色曾微红即可,宁少勿多!浸泡5-10分钟,每天1-2次。
3、烂尾烂鳍病
原因:其原因多由饲水不良,饲水长期处于浑浊状态,受新水刺激过多,水质不佳,或鱼吃不饱,鱼相互撕咬导致细菌感染。
症状:鱼鳍轻度腐烂又遭细菌感染。病鱼各鳍边缘呈乳白色,继之腐烂,鳍条残缺不全,尾鳍尤为明显,有时鳍条变成扫帚状,严重时整个尾鳍烂掉。烂鳍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,也会将疾病传染给鱼群。
防治方法:
(1)用1克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,溶于10千克水中,浸洗病鱼10-20分钟,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。
(2)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--5片,浸洗病鱼30分钟。
(3)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--8片浸洗消毒,能预防幼鱼或成鱼感染此病。
(4)用庆大霉素浸洗,一般在100*50*35CM的水族箱中放2支。
(5)用0.1克高锰酸钾,溶于10千克水中,浸洗病鱼10分钟。
(6)投入适量甲基蓝药水、盘尼西林、绿F金或使用薄的食盐水饲养。
4、小瓜虫病
观赏鱼网提醒大家,小瓜虫病是观赏鱼常见病、多发病,若治疗不及时,死亡率高达90%以上。因此,要做到及时发现,及时治疗。小瓜虫属金毛目、膜口亚目、凹口科、多子小瓜虫。它的体型和大小在幼虫期和成虫期差别很大。成虫一般呈球形或近球形,体长为0.35mm~1.0mm,体宽为0.3mm~0.4mm。虫体柔软可随意变形,全身密布着短而均匀的纤毛。在腹面的近前端有一“6”字形的胞口,螺旋形的口缘由5~8行纤毛组成,作反时针方向转动,一直到胞咽。在身体前半部有一马蹄形和香肠形的大核,小核圆形,紧贴在大核的上面。胞质外层密布有很多细小的伸缩泡,内质有大量食物粒。胞囊内最初成熟的幼虫为圆形,经过一定时间(约5~8小时后),才开始活动,身体逐渐延长,前端尖而后端钝圆,最前方有一钻孔器。刚从胞囊内钻出来的幼虫身体圆筒形,但不久变成扁鞋底形,中部向内收缩凹陷。全身除密布着短而均匀的纤毛,在身体后端还有一根粗长的尾毛。一个大的伸缩泡,位于身体的前半部。大核圆形或椭圆形,多数在身体的后方;小核呈球形,在身体的前半部。在身体前方腹面有一“6”字形的原始胞口,在“6”字形的缺口处有一个卵形的反光体。小瓜虫一般可分为营养体和胞囊两个时期。在营养体时期,幼虫钻进宿主皮肤或鳃瓣等处后,汲取宿主营养生长,形成白色脓胞,即肉眼见到的小白点。小瓜虫的生殖方法有两种:一种是在宿主组织内虫体可进行分裂生殖,另一种是主要生殖方式,即成虫离开鱼体,在水中游泳一段时间后,停下来在原点转动,不久沉没在水底或其他固体物上。当环境不适,特别是低温时,并不立即形成胞囊而先分裂,有的中途死亡,有的分裂到一定数目中途再产生胞囊或不形成胞囊。胞囊形成2~3小时后开始分裂,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,特别是温度高低的影响,分裂可能出现不均分现象,同时分裂速度也有先后之别。刚孵化出来的幼虫24小时内感染率较高。水温在15~20℃感染率最大。小瓜虫病流行情况全国各地均有发生,危害较大,不论鱼的种类,从鱼苗到成鱼,均可发病,尤其在面积较小的水体或高密度养殖时更易发生;流行期长,水温15~25℃,早春、晚秋和冬季都可发生,更严重危害着金鱼的安全。当水温降至10℃以下或上升至28℃以上,虫体发育停止时,才不会发生小瓜虫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