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爱之名,宠你一生!欢迎来到宠库网。
文章1 文章2
首页  养宠文章  花草植宠  植宠诊疗

黄杨病害图片大全

发布时间:2022-12-01 15:46:57 浏览次数:
1、小叶黄杨常见病虫害有哪些
  黄杨尺蠖:
  一,症状:幼虫群集叶片取食,将叶片吃光后啃食嫩枝皮层,导致整株死亡。
  二、发生规律:一年发生2—3代,以蛹越冬。成虫白天栖息枝叶隐蔽处,夜出活动、交尾、产卵,卵产于叶背,呈双行或块状排列。卵块数十至百余粒。卵孵化多在早晨5:00—8:00,群集叶背危害,咀食叶片、嫩枝皮层,老熟幼虫吐丝飘落入土化蛹。成虫飞翔力不强,具较强的趋光性。
  三、防治方法 1、成虫羽化期,利用灯光诱杀。 2、利用成虫飞翔力不强,早、晚集中在寄生植物上、下部的特性,以简单器具捕杀。 3、在成虫产卵的高峰期,铲除根际周围杂草上的卵块及初孵幼虫,冬季翻耕根际土壤,可杀死越冬虫蛹。 4、幼虫危害期,喷施50%亚胺硫磷乳剂200倍液、50%杀螟松乳油500倍液、25%西维因可湿性粉剂300—500倍液,防治效果较好。
  介壳虫:
  可用人工刷洗杀之,或用80%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。
  叶斑病:
  用65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。
  黄杨斑蛾:
  可用90%敌百虫原药1500倍液喷杀。
  白纹羽病:
  症状: 病根腐烂,表面布满白色至灰白色网状菌丝,病皮易剥离,病皮与木质部之间有时产生黑色球形小颗粒,为病菌的菌核。得病小叶...  黄杨尺蠖:
  一,症状:幼虫群集叶片取食,将叶片吃光后啃食嫩枝皮层,导致整株死亡。
  二、发生规律:一年发生2—3代,以蛹越冬。成虫白天栖息枝叶隐蔽处,夜出活动、交尾、产卵,卵产于叶背,呈双行或块状排列。卵块数十至百余粒。卵孵化多在早晨5:00—8:00,群集叶背危害,咀食叶片、嫩枝皮层,老熟幼虫吐丝飘落入土化蛹。成虫飞翔力不强,具较强的趋光性。
  三、防治方法 1、成虫羽化期,利用灯光诱杀。 2、利用成虫飞翔力不强,早、晚集中在寄生植物上、下部的特性,以简单器具捕杀。 3、在成虫产卵的高峰期,铲除根际周围杂草上的卵块及初孵幼虫,冬季翻耕根际土壤,可杀死越冬虫蛹。 4、幼虫危害期,喷施50%亚胺硫磷乳剂200倍液、50%杀螟松乳油500倍液、25%西维因可湿性粉剂300—500倍液,防治效果较好。
  介壳虫:
  可用人工刷洗杀之,或用80%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。
  叶斑病:
  用65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。
  黄杨斑蛾:
  可用90%敌百虫原药1500倍液喷杀。
  白纹羽病:
  症状: 病根腐烂,表面布满白色至灰白色网状菌丝,病皮易剥离,病皮与木质部之间有时产生黑色球形小颗粒,为病菌的菌核。得病小叶黄杨叶片发黄,枝条枯萎,
  防治方法:
  第一,加强栽培管理,增施农家肥和磷、钾肥,提高抗病能力。第二,发现得病小叶黄杨,扒开根部土壤,剪掉病根,在伤口处涂1:1:100倍波尔多液,然后用40%五氯硝基苯药土(药、土比例l:80)施于根部,进行土壤消毒。
  根结线虫病:
  症状:根部生有许多与根颜色相似的小瘤子。
  防治方法:
  1,用3%氯唑磷颗粒剂,或用10%克线丹颗粒剂,每亩用5~7kg,进行撒施或沟穴埋施,可防治各种线虫。
  2,用10%克线磷颗粒剂,每亩用3~5kg,在生长期均可进行沟施,穴施,撒施,也可把药直接溶入水中,再添加尿素少量一同浇灌,其效果更佳。
  炭疽病:
  症状:是由真菌引起,叶片或枝上出现斑点 病斑上常有轮状排列、突破病部表皮的小黑点。
  防治方法:每隔7~10天喷施1次80%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,50%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75%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连续喷2~3次。

  来自:中华花木网



  小叶黄杨病虫害较少,主要病害是煤烟病,防治的关键是经常向叶面喷水,冲洗灰尘。
主要虫害是:
  1.黄杨绢野螟,属鳞翅目螟蛾科,以幼虫取食叶片危害,寄主为小叶黄杨。幼虫为害期很长从春到秋都有为害。幼虫常以丝连接周围叶片作为临时巢穴,并在其中取食,危害发生严重时,可将叶片吃光,造成整株枯死。
  防治方法:一是结合修剪清除粘叶为害、结茧的幼虫,集中销毁;二是成虫具较强趋光性,庭院、公园、社区内封闭或半封闭式院落,可在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,集中销毁;三是药剂防治:仿生药剂防治可用25%灭幼脲3号1000—1500倍液,植物源农药防治可用1.2%烟参碱乳油1000倍液、1.8%阿维菌素3000倍液,化学农药防治可用40%乐斯本1500倍液,或40%久效磷1500—2000倍液,每隔10天喷1次,连续喷3次。应当注意的是小叶黄杨枝多叶密,用药一定要到位。
  2.介壳虫及卷叶蛾。可用80%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。
  3.红蜘蛛。及时用25%的倍乐霸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喷杀。
  4.蚜虫。宜用90%的敌百虫晶体1000 倍液进行喷杀。
2、黄杨主要有什么病虫害
  1、白粉病
大叶黄杨白粉病又称作粉霉病。常感染大叶黄杨的叶、颈、等部位,该病发生时,危害处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粉末,病情严重时大叶黄杨叶片枯萎。该病常发生在闷热潮湿不通风的环境中。


2、白绢病
大叶黄杨白绢病发病时基部接近土壤处变褐色腐烂,菌丝体白色绢丝状、初白色后变黄至褐色如油菜籽状、此病多发生于土壤潮湿,多雨高温盛夏季节。

3、叶斑病
大叶黄杨叶斑病也叫做黑斑病褐斑病。其症状为叶片中间出现黑斑点。然后叶黄脱落。该病多因为环境没惹不通风和潮湿所起。



扩展资料:
病虫害预防与防治
黄杨在种植间距过小的环境中出现病虫害时难以进行有效防治,所以在进行种植之前要合理规划种植间距,保证黄杨有良好的生长环境。黄杨在遭受蚜虫、蜗牛等常见病虫侵害时,喷洒常规农药进行防治。
黄杨也常患白粉病、褐斑病这两种病害,这两种病害常出现在黄杨叶片表面,在栽种环境阳光直射时间较少,或者栽种间距过小,树木间通风不良时常发生虫害。
防治白粉病和褐斑病的主要措施是合理规划种植黄杨苗木,及时对发病的落叶和树梢进行处理,减少树木和发病原的过度接触;或者通过喷施25%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~2000倍液进行化学防治。
参考资料来源:搜狗百科-黄杨
参考资料来源:搜狗百科-黄杨树



  大叶黄杨几种常见病害1.黄杨绢叶螟幼虫吐丝连结周围叶片、嫩枝作临时巢穴,然后在其中取食,严重时将叶片吃光,造成苗木死亡。形态特征:成虫体翅灰白色,前翅前缘、外缘、后缘有紫褐色宽带,前缘紫褐色带上有两个白斑,鳞毛有光泽,紫红色闪光。幼虫头部黑色,胴部黄绿色,背线、亚背线及气门上线深绿至墨绿色,气门线橙黄色。发生规律:北方地区一年2至3代,以幼虫在苞中结薄茧越冬,成虫昼伏夜出,有趋光性。防治方法:(1)人工捕杀:在成虫产卵期,结合苗木修剪,摘除卵块、虫苞,集中烧毁。(2)在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杀。(3)幼虫危害严重时,可喷施统杀1000倍液,进行防治。(注意:喷施时于阴天的下午4点后效果较好)。2.大叶黄杨尺蠖幼虫群集叶片取食,将叶吃光后则啃食嫩枝皮层,导致整株死亡。以蛹越冬,成虫飞翔能力不强,具较强的趋光性。形态特征:成虫,雌成虫翅底银白色,具淡灰色纹,大小不等,排列不规则。前翅外缘有连续的淡灰色纹,中线不成行,在中室端部有一大斑,翅基有一深黄、褐、灰色花斑,腹部金黄色,由黑斑点组成条纹9行。雄蛾腹部条纹7行。幼虫全体黑色,前胸背板黄色,有5个近方形黑斑,气门线及腹线较宽,为黄色。防治方法:(1)利用成虫趋光性,在成虫期进行灯光诱杀。(2)幼虫危害期喷施统杀1000倍液或4.5%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。(3)于产卵期铲除卵块。冬季翻根部土壤,杀死越冬虫蛹。3.日本龟蜡介一年发生一代,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梢上越冬。形态特征:雌成虫,腊壳灰白或略呈肉红色,椭圆形。雄成虫,体深褐色或棕色,头和胸部背板较深。若虫,蜡壳卵圆至椭圆,背部微隆起防治方法:(1)检疫措施防治:异地购苗时,一定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手续,防止害虫人为传播。(2)加强园林养护管理:通过养护管理,创造不适于介壳虫生存的环境条件。实行轮栽,及时清园,将落叶、杂草、病虫枝等集中烧毁,减少越冬害虫虫口基数,合理施肥,增强植物抗性。合理修剪,使其通风透光,改变介类生存环境,削弱其繁殖力,减少危害。(3)药剂防治:虫口密度不高时,可用软刷蘸少量敌敌畏加水(1:50至100倍液)抹杀。若虫盛发期,喷施洗衣粉柴油乳剂;介壳专杀800倍液,每隔10天左右喷药一次,连喷3次。(4)保护寄生蜂等天敌。4.桃芽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枝梢和嫩叶背吸汁危害,被害叶上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,易引起煤污病发生,严重时枝叶变黑,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价值。防治方法:(1)保护瓢虫、大草蛉等天敌。(2)药剂防治:可选用蚜虫速杀800倍液进行防治。5.白粉病危害大叶黄杨叶片,被害植株叶片表现皱缩畸形,影响生长。白粉病多分布于大叶黄杨的叶正面,少有生长在叶背面的,单个病斑圆形,白色病斑扩大相互愈合之后不规则。防治方法:(1)适当修剪,增强通透性。(2)于发病初期,交替喷施菌灭400倍液进行防治。若病发严重时,必须进行修剪,将病叶剪除集中烧毁,然后再喷施药剂防治。6.大叶黄杨叶斑病危害严重时,造成黄杨提前落叶,形成秃枝,影响观赏,甚至造成死亡。病害发生在新叶上,产生黄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的大斑,病斑边缘隆起,褐色边缘较宽。隆起的边缘外有延伸的黄色晕圈,中心黄褐色或灰褐色,上面密布黑色小点。防治方法:(1)选取健壮无病苗木栽植。(2)于6月上旬至7月,喷施菌灭400倍液或者使用多锰锌600倍液倍液进行预防,降低发病率,每10至15天喷一次,连喷3次。(3)冬季将落叶清除集中烧毁。7.大叶黄杨茎腐病茎腐病是大叶黄杨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害,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枯死。一二年生枝条受害最严重,初期茎部变为褐色,叶片失绿,嫩梢下垂,叶片不脱落,后期茎部受害部位变黑,皮层皱缩,内皮组织腐烂,生有许多细小的黑色小菌核,随着气温的升高,受害部位迅速发展,病菌侵入木质部,导致全株死亡。发病原因:引起大叶黄场茎腐病的病原为半知菌类真菌,该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。随着气温的升高,土壤温度也随之升高,病菌侵入苗木茎部为害。尤其在高温低洼地区,发病较为普遍。防治方法:(1)加强苗木的养护管理,提高其自身抗病能力。(2)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肥作为基肥,可降低苗木发病率。(3)夏季幼苗采取搭荫棚等降温措施,大苗可采用栽植地被植物或地面覆草等法,来破坏病菌发生的环境条件。(4)及时剪除发病枝条,集中烧毁。(5)发病苗小量少时,可用毛刷涂50倍的菌灭溶液或50倍多锰锌于发病初期的茎干处。病苗量大或发病盛期时,在苗木上普喷菌灭400倍液。两种方法均是7天一次,连续进行3至4次。



  大叶黄杨常见病害及防治:白粉病、疮痂病、叶斑病

  大叶黄杨在城市绿化中起着重要作用。在北方地区常被用做绿篱或立体造型。近几年大叶黄杨病害发生严重,常见大叶黄杨病害有以下几种:

  白粉病
  白粉病是由正木粉孢霉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,病菌以菌丝体在大叶黄杨的被害组织内和产生的灰色膜状菌层越冬。翌春在大叶黄杨展叶和生长期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,通过气流传播感染,成为病害初次侵染的菌源。病菌在寄主枝叶表面寄生,产生吸器深入表皮细胞内吸收养分。被害植株叶片布满白色粉状霉层物,严重时叶片皱缩畸形,影响正常生长。秋季凉爽多雨时发病较多,栽植于树阴下的大叶黄杨发病重,向阳的植株发病轻或不发病。嫩叶、新梢发病重,老叶发病轻。不及时修剪或枝叶过密的大叶黄杨发病较重。
  防治方法:1、加强栽培管理措施,适当修剪,增强通透性;合理灌溉、施肥,增强植株长势,提高抗病能力。2、开春初期喷洒“护树将军”+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,以后每隔半月喷1次,连喷3次。3、发病初期,可喷施25%的粉锈宁1300倍液,70%甲基托布津700倍液,50%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。70%百菌清600至800倍液。药剂交替使用,以免白粉菌产生抗药性。

  疮痂病
  病原菌(刺盘孢属真菌),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盘在病叶中或与病残体一起在土壤中越冬。翌年5月份遇适宜条件即传播侵染,大叶黄杨疮痂病主要危害叶片、枝条。叶面最初出现直径1至2毫米圆形或近椭圆形斑点,后期病组织干枯脱落形成穿孔。叶片和新梢被侵染时,表面出现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稍隆起的病斑,如疮痂状,中央灰白色。后期在病斑中央产生1至2个小黑点,即分生孢子盘。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枝条枯死。
  防治方法:1、加强管理,增强植株生长势,减少发病条件;2、预防期可喷洒“护树将军”+等量式100倍波尔多液3、病害发生期用65%代森锰锌(大生)可湿性粉剂500~800倍液;或“新高脂膜”+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%退菌特可湿性粉剂700~1000倍液;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7至10天喷施一次,连续喷施3至4次,防效良好。

  叶斑病
  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坏损尾孢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,病原菌在病叶内越冬,春季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,以后在整个生长季节,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。多雨、潮湿、春季遭受冻害或植株过密、通风不良时发病严重,主要为害大叶黄杨的嫩叶、老叶,叶正面出现黄褐色斑,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,直径4毫米至14毫米,中央灰白色,有浅褐色同心轮纹,边缘深褐色稍隆起,病斑内密生细小黑色霉点。病斑干枯后与健部裂开,直至形成穿孔。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,叶片枯黄脱落。一般高温多雨霉湿的年份发病严重。
  防治方法:1、搞好绿化地卫生,冬春季节,清扫病落叶,集中烧毁。2、春季喷施护树将军1000倍液或3~5Be(波美度)石硫合剂,消灭越冬病源。3、发病初期喷“新高脂膜”+1:2:200波尔多液或65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%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每隔7至10天喷洒一次,连续2至3次效果好。

  小叶黄杨常见病害及防治:黄杨尺蠖、介壳虫、叶斑病、黄杨斑蛾、白纹羽病、根结线虫病、炭疽病

  黄杨尺蠖
  症状:幼虫群集叶片取食,将叶片吃光后啃食嫩枝皮层,导致整株死亡。
  发生规律:一年发生2—3代,以蛹越冬。成虫白天栖息枝叶隐蔽处,夜出活动、交尾、产卵,卵产于叶背,呈双行或块状排列。卵块数十至百余粒。卵孵化多在早晨5:00—8:00,群集叶背危害,咀食叶片、嫩枝皮层,老熟幼虫吐丝飘落入土化蛹。成虫飞翔力不强,具较强的趋光性。
  3.防治方法: ①成虫羽化期,利用灯光诱杀。 ②利用成虫飞翔力不强,早、晚集中在寄生植物上、下部的特性,以简单器具捕杀。 ③在成虫产卵的高峰期,铲除根际周围杂草上的卵块及初孵幼虫,冬季翻耕根际土壤,可杀死越冬虫蛹。 ④幼虫危害期,喷施“新高脂膜”+50%亚胺硫磷乳剂200倍液、50%杀螟松乳油500倍液、25%西维因可湿性粉剂300—500倍液,防治效果较好。

  介壳虫:
  可用人工刷洗杀之,或用80%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。

  叶斑病:
  用65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。

  黄杨斑蛾:
  可用90%敌百虫原药1500倍液喷杀。

  白纹羽病:
  症状: 病根腐烂,表面布满白色至灰白色网状菌丝,病皮易剥离,病皮与木质部之间有时产生黑色球形小颗粒,为病菌的菌核。得病小叶黄杨叶片发黄,枝条枯萎,
  防治方法:①加强栽培管理,增施农家肥和磷、钾肥,提高抗病能力。②发现得病小叶黄杨,扒开根部土壤,剪掉病根,在伤口处涂“护树将军”或1:1:100倍波尔多液,然后用40%五氯硝基苯药土(药、土比例l:80)施于根部,进行土壤消毒。

  根结线虫病:
  症状:根部生有许多与根颜色相似的小瘤子。
  防治方法:①用3%氯唑磷颗粒剂,或用10%克线丹颗粒剂,每亩用5~7kg,进行撒施或沟穴埋施,可防治各种线虫。②用10%克线磷颗粒剂,每亩用3~5kg,在生长期均可进行沟施,穴施,撒施,也可把药直接溶入水中,再添加适量“新高脂膜”、尿素少量一同浇灌,其效果更佳。

  炭疽病:
  症状:是由真菌引起,叶片或枝上出现斑点病斑上常有轮状排列、突破病部表皮的小黑点。
  防治方法:每隔7~10天喷施1次80%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+“新高脂膜”,50%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75%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连续喷2~3次。
3、小叶黄杨病害(请高手看看 是什么病)
  跟大叶黄杨枯萎病很类似
这种病是近年来大叶黄杨的常见病害,其特点是发病猛;传染速度快,对绿化效果影响大。这种病虽然顽固,若能采取正确措施,针对病原,多管齐下采取措施还是能够取得令人满意防治效果的。
症状 患病的大叶黄杨最初只是个别枝条的上部叶片青干失水,继而整个枝条和全株叶片枝条呈青枯失水状。发病后期,叶片呈黄白色,染病严重的会导致植株死亡。
发病规律 病原为存在于土壤中的镰刀菌。病菌多从根部伤口侵人,也可直接侵入植株。一般5月中旬开始发病,七八两月为发病高峰期,有的植株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一周。
防治方法 1.加强疫情检查,严防带病植株进入非疫区;2.加强。水肥管理,提高植株抗病力,栽培地应保持湿润,但不能积水;3如发现患病植株应及时将病株拔除并烧毁,栽培地每平方米可用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浇灌消毒,用量为每平方米5至6公斤,连续浇灌三次,每次间隔5天;也可用硫磺粉;0.5公斤与土壤充分拌匀,进行消毒;4.对于未患病的植株,可用50%多菌灵500倍液或65%代森锌1000倍液对植株进行交替喷雾进行防洽,连喷2至3次。





  在看看叶有没有被咬,有没有青虫子,是叫绢野冥吧。或者看看是不是红蜘蛛危害。
4、黄杨的病虫害防治,各个时期怎么防治,越细致越好?
  大叶黄杨几种常见病害
1.黄杨绢叶螟
幼虫吐丝连结周围叶片、嫩枝作临时巢穴,然后在其中取食,严重时将叶片吃光,造成苗木
死亡。
形态特征:成虫体翅灰白色,前翅前缘、外缘、后缘有紫褐色宽带,前缘紫褐色带上有两个
白斑,鳞毛有光泽,紫红色闪光。幼虫头部黑色,胴部黄绿色,背线、亚背线及气门上线深绿至
墨绿色,气门线橙黄色。
发生规律:北方地区一年2至3代,以幼虫在苞中结薄茧越冬,成虫昼伏夜出,有趋光性。
防治方法:
(1)
人工捕杀:在成虫产卵期,结合苗木修剪,摘除卵块、虫苞,集中烧毁。
(2)
在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杀。
(3)
幼虫危害严重时,可喷施统杀1000倍液,进行防治。
(注意:喷施时于阴天的下午4点后效果较好)。
2.大叶黄杨尺蠖
幼虫群集叶片取食,将叶吃光后则啃食嫩枝皮层,导致整株死亡。以蛹越冬,成虫飞翔能力
不强,具较强的趋光性。
形态特征:成虫,雌成虫翅底银白色,具淡灰色纹,大小不等,排列不规则。前翅外缘有连
续的淡灰色纹,中线不成行,在中室端部有一大斑,翅基有一深黄、褐、灰色花斑,腹部金黄色,由黑斑点组成条纹9行。雄蛾腹部条纹7行。幼虫全体黑色,前胸背板黄色,有5个近方形黑斑,气门线及腹线较宽,为黄色。
防治方法:
(1)
利用成虫趋光性,在成虫期进行灯光诱杀。
(2)
幼虫危害期喷施统杀1000倍液或4.5%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。
(3)
于产卵期铲除卵块。冬季翻根部土壤,杀死越冬虫蛹。
3. 日本龟蜡介
一年发生一代,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梢上越冬。
形态特征:雌成虫,腊壳灰白或略呈肉红色,椭圆形。雄成虫,体深褐色或棕色,头和胸部
背板较深。若虫,蜡壳卵圆至椭圆,背部微隆起
防治方法:
(1)
检疫措施防治:异地购苗时,一定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手续,防止害虫人为
传播。
(2)
加强园林养护管理:通过养护管理,创造不适于介壳虫生存的环境条件。实行轮栽,
及时清园,将落叶、杂草、病虫枝等集中烧毁,减少越冬害虫虫口基数,合理施肥,增强植物抗
性。合理修剪,使其通风透光,改变介类生存环境,削弱其繁殖力,减少危害。
(3)
药剂防治:
虫口密度不高时,可用软刷蘸少量敌敌畏加水(1:50至100倍液)抹杀。若虫盛发期,喷施洗衣粉柴油乳剂;介壳专杀800倍液,每隔10天左右喷药一次,连喷3次。
(4)
保护寄生蜂等天敌。
4.桃芽
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枝梢和嫩叶背吸汁危害,
被害叶上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,
易引起煤污病发生,严重时枝叶变黑,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价值。
防治方法:
(1)
保护瓢虫、大草蛉等天敌。
(2)
药剂防治:可选用蚜虫速杀800倍液进行防治。
5. 白粉病
危害大叶黄杨叶片,被害植株叶片表现皱缩畸形,影响生长。白粉病多分布于大叶黄杨的叶

正面,少有生长在叶背面的,单个病斑圆形,白色病斑扩大相互愈合之后不规则。

防治方法:

(1)

适当修剪,增强通透性。

(2)

于发病初期,交替喷施菌灭400倍液进行防治。

若病发严重时,必须进行修剪,将病叶剪除集中烧毁,然后再喷施药剂防治。

6.大叶黄杨叶斑病

危害严重时,造成黄杨提前落叶,形成秃枝,影响观赏,甚至造成死亡。病害发生在新叶上,

产生黄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的大斑,病斑边缘隆起,褐色边缘较宽。隆起的边缘外有延伸的黄色晕圈,中心黄褐色或灰褐色,上面密布黑色小点。

防治方法:

(1)

选取健壮无病苗木栽植。

(2)于6月上旬至7月,喷施菌灭400倍液或者使用多锰锌600倍液倍液进行预防,降低发病率,每

10至15天喷一次,连喷3次。

(3)

冬季将落叶清除集中烧毁。

7.大叶黄杨茎腐病

茎腐病是大叶黄杨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害,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枯死。一二年生枝条受害最严重,初期茎部变为褐色,叶片失绿,嫩梢下垂,叶片不脱落,后期茎部受害部位变黑,皮层皱缩,

内皮组织腐烂,生有许多细小的黑色小菌核,随着气温的升高,受害部位迅速发展,病菌侵入木

质部,导致全株死亡。
发病原因:引起大叶黄场茎腐病的病原为半知菌类真菌,该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。

随着气温的升高,土壤温度也随之升高,病菌侵入苗木茎部为害。尤其在高温低洼地区,发病较

为普遍。

防治方法:

(1)

加强苗木的养护管理,提高其自身抗病能力。

(2)

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肥作为基肥,可降低苗木发病率。

(3)

夏季幼苗采取搭荫棚等降温措施,大苗可采用栽植地被植物或地面覆草等办法,来破坏病菌发生的环境条件。

(4)

及时剪除发病枝条,集中烧毁。

(5)

发病苗小量

少时,

可用毛刷涂50倍的菌灭溶液或50倍多锰锌于发病初期的茎干处。

病苗量大或发病盛期时,在苗木上普喷菌灭400倍液。两种方法均是7天一次,连续进行3至4次。



  杀虫剂咯
推荐视频
推荐问答
  • 张福礼
    阿拉斯加脚掌什么颜色
    阿拉斯加脚掌一般是黑色的,所以在饲养阿拉斯加的时候,需要注意它脚掌的情况,做好护理的工作。阿拉斯加雪橇犬结实、有力、肌肉发达而且胸很深。当它们站立时,头部竖直,眼神显得警惕、好奇,给人的感觉是充满活力...
  • 张福礼
    阿拉斯加脚掌发炎
    阿拉斯加脚掌发炎,这个一般是因为阿拉斯加患了趾间炎导致的,需要根据阿拉斯加的具体情况来治疗。狗狗得了趾间炎如果不注意的话就会越来越严重,狗狗也会很喜欢舔脚趾,要尽快的治疗,可以先使用一些外用药。先去除...
  • 张福礼
    阿拉斯加咬人怎么办
    阿拉斯加咬人的时候,需要及时的制止,并了解阿拉斯加咬人的原因,根据具体的原因来给它治疗。争抢和撕咬是阿拉斯加的本性,这与遗传和天性有关系。现在阿拉斯加作为宠物犬,它们很少会攻击人类,基本上被人们驯服得...
  • 张翼杭
    英国斗牛犬会流口水吗
    英国斗牛犬会流口水的,它们流口水相对是比较多的,当然如果出现流口水比较严重的时候,也需要多多的注意。一、狗狗突然莫名流口水症状:1、口腔内脏疾病,狗狗流口水过多,且有口臭。可能是口内炎、蛀牙、口腔溃烂...
  • 张福礼
    阿拉斯加毛色杂怎么办
    阿拉斯加毛色杂,这个可能是因为阿拉斯加营养不足导致的,需要给阿拉斯加补充好营养,改善这个问题。一、给狗狗吃太多咸的食物或者狗粮:有些家长可能不知道,狗狗是不能吃咸的食物和咸的狗粮的,如果平时家长给阿拉...
  • 张福礼
    阿拉斯加毛色变黄怎么办
    阿拉斯加毛色变黄,主要是因为狗狗平时饮食太咸导致的,主人需要根据具体的因素来进行治疗。一、给狗狗吃太多咸的食物或者狗粮:有些家长可能不知道,狗狗是不能吃咸的食物和咸的狗粮的,如果平时家长给阿拉斯加吃太...
  • Copyright © 2014-2020 宠库网www.PETS55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    闽ICP备2020020244号-1

  • 手机站二维码
  • 熊掌号二维码